内容简介:
本书主要谈的是俄罗斯近代改革与革命中的农民问题,基本分为篇幅相若的三部分。首先,以分析村社的起源与特征,相当有力地说明村社是与帝俄国家体制共同发展,并且因而不断强化的一种宗法共同体,对农民起了束缚与保护的双重作用。其次,讨论了世纪中叶的农奴改革运动与世纪初的斯托雷平村社改革,以中国人所熟悉的“分家”观念来阐明为什么在这两次改革运动中,广大农民都感到愤懑的根本原因。第一次改革中最大得益者只是“家长”,即地主在第二次改革中得益的却是“长子”,即少数单干富户。本书最后两章才论及村社问题与大革命的吊诡关系。斯托雷平改革基本上是废除村社制度在经济上成功,在社会上则产生强烈不满,从而引致日益高涨的复兴村社呼声。列宁曾把老托尔斯泰比喻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,同样,我们也可将俄国的改革、革命比喻为现代中国的一面镜子,因为“走俄国的路”,几乎成为现代中国的一种“宿命”。由于这种历史的相近性,所以无论作者是有心还是无意,我们在阅读此书时,不能不时时“以俄为鉴”来观照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与现状。或许,这便是这部研究俄国现代化之路的著作的意义所在,也是其在大陆学界广受重视的原因所在。本书初版至今已经16年,但是关注者仍然不少。也正如当年俄国人谈论“普鲁士道路和美国式道路”实际上是在讨论俄国问题,秦晖金雁夫妇对俄国问题的研究无疑也有着明显的中国问题情结 。
下载地址:
[ARFormslite id=100]